小說:大明烈主作者:滄瀾十載時間:2024-05-07 21:40:02
隨著床榻邊一聲聲的啼哭聲,朱鴻才逐漸醒了過來。
不過此時他掃視到的場景著實嚇了他一跳,一個個緋紅色衣飾的官僚齊跪,還有一個鳳冠霞帔的女子在榻邊侍奉抹淚。
朱鴻此時瞇著眼睛,心中想著自己可能是穿越了。
前世的他作為一個上班族,人生并無太大的波動,可此時的這個場景不禁讓他心中波瀾起伏。
而且這個朝代,自己似乎略有些熟悉。
此時他望著簾帷正在想著究竟是何時,而突然間有個大臣卻看到了朱鴻似乎微微動了一下。
接著此人大驚道:“陛下醒了?!?/p>
于是剛才的那種悲慟之聲,戛然而止。
而后大臣們都紛紛說著,其辭基本上都是陛下得上天庇佑,我大明朝不亡,必能再啟盛世之類的話。
不過雖然大臣已經(jīng)紛紛透露出大明這個詞眼。
可朱鴻還沒有想到自己究竟穿越到明朝哪個皇帝的身上了。
接著那個鳳冠霞帔的女子對著朱鴻開口道:“臣妾周氏,這幾日間可是十分擔(dān)憂陛下的病情,今日初晨時聽太醫(yī)院的幾位說陛下急火攻心,性命攸關(guān),真是怕陛下撒手離臣妾而去?!?/p>
此人說罷,朱鴻才支起了身,可朱鴻還是對自己的身份有些不解。
于是他對著一個近前的大臣問道:“為何朕會躺在這里呢,之前發(fā)生了什么?”
“陛下可能忘了,之前因農(nóng)民軍由陜西進入河南等地,陛下一怒之下,責(zé)罵相關(guān)大臣時,氣的昏過去了?!?/p>
能讓農(nóng)民軍鬧出這么大動靜,不用說朱鴻也大抵明白自己的身份了,自己極有可能是崇禎皇帝。
而后剛才那個近前的大臣又對著朱鴻道:“臣中極殿大學(xué)士溫體仁,率領(lǐng)百官,在此祝陛下萬壽無疆?!?/p>
于是百官集體跪拜,高呼萬歲。
朱鴻雖是驚詫,可也不得已地道:“諸位愛卿平身?!?/p>
而后朱鴻也就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
作為朱由檢,他知道此人本來也是想勵精圖治的主,可時運不濟,其祖父和兄長,一手將大明朝給葬送了。
其祖父萬歷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而且還主持發(fā)動了三次征伐。
雖然看似揚威于海內(nèi),可大耗國力,造成國庫空虛。
而其兄天啟皇帝在位時,信任宦官魏忠賢,致使東林黨與宦官集團互相爭斗。
上面政局不穩(wěn),下面人心思變。
于是崇禎朝此時過了將近六年,農(nóng)民軍就已經(jīng)遍地而起了。
而且此時江南的復(fù)社也團結(jié)起一幫文人,宣揚實用思潮,為風(fēng)雨飄搖的明末注入了一縷光線。
可是朱鴻此時還不能顧及這些文人的心聲,剿滅義軍才是眼下最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事。
此時他將目光投射到內(nèi)閣首輔溫體仁的身上。
此人雖然扳倒了上任內(nèi)閣首輔周延儒,卻并無太多的利國利民之策。
而一味的排除異己,進行黨爭,卻是朱鴻最不可用的朝廷重臣。
那可用之人如今究竟在何處?
而此時朱鴻確實知道有幾個可用之臣。
是袁崇煥,孫承宗,熊廷弼,所謂的遼東三杰。
可是要知道此時袁崇煥與熊廷弼已經(jīng)被誅殺了。
所以三人中如今只剩下了一個孫承宗。
而且已經(jīng)風(fēng)燭殘年的孫承宗此時已經(jīng)在鄉(xiāng)里閑居了。
可糜爛的中原卻還要人來收拾。
而后朱鴻屏退了百官,只留下了皇后周氏和內(nèi)閣首輔溫體仁。
而后朱鴻走出了寢殿,邊走邊對著皇后周氏道:“你這幾日辛苦了,先去后宮歇著吧?!?/p>
周氏離開后,接著朱鴻將目光投向了溫體仁。
溫體仁身居首輔的位置,卻一味地陽奉陰違,不過此時溫體仁似乎也覺著這個崇禎皇帝的眼中有了些變化。
他看到陛下自從榻上起來后,目光變得有些銳利了。
所以此時溫體仁表現(xiàn)得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了。
而后朱鴻對著溫體仁開口道:“溫愛卿,如今各地農(nóng)民軍氣焰囂張,你有何計策能應(yīng)對當(dāng)前局勢?”
溫體仁聽崇禎這么一說,也只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回道:“陛下,如今兵部正在議,又會對那些農(nóng)民軍展開新一輪的攻勢的?!?/p>
雖然溫體仁這么一說,可朱鴻此時心中卻有著自己的考慮。
對于這個溫體仁說的話,他不是很感冒。
而此時的朱鴻對著溫體仁道:“溫閣老,依朕看這農(nóng)民軍進入河南,朝廷是要大力遏制的。光有兵部的人整日苦思冥想那些策略,朕覺得尚且不夠?!?/p>
朱鴻覺得圍剿農(nóng)民軍還是要派遣幾個得力的人。
畢竟事在人為嘛。
而且還要得力的大臣事必躬親地到河南等地走一趟。
而且說起來還有一個自己的皇叔,福王朱常洵,就受封于河南洛陽。
此次他準(zhǔn)備派遣一個專人到洛陽去督軍,不過想來想去,朱鴻依然不知道何人能扛此重任。
此時一貫善于忖度皇帝心意的溫體仁對著朱鴻大膽直言道:“陛下,臣以為兵部尚書楊鶴之子楊嗣昌可行?!?/p>
朱鴻一聽,仔細(xì)考慮了起來。
這個楊嗣昌如今也已是在朝廷中展露了頭角,不過據(jù)朱鴻的了解,此人雖然有些策略才能,可在明末的大環(huán)境下,此人未能挽救絲毫的頹勢。
于是稍后朱鴻嘆了口氣,對著溫體仁道:“不如溫閣老回府去,給朕擬一封舉薦朝中大臣委任要職的名錄,明日再遞上來?!?/p>
溫體仁聽后,雖然深知自己的話并未奏效,可也只能深施一禮退下,并出宮去了。
接著朱鴻看著時間不早了,也朝著文淵閣而去。
此時閣中只有幾個散官在打理日常事務(wù),而且許多閣中小吏都覺得此時不會再來什么人了。
幾個吏員便懶樣樣地坐在閣外的石階上,看著宮城之內(nèi)的四方天空。
而此時的天下大勢,中原農(nóng)民軍橫行無忌,這些人卻只是從文書中略微窺得一二。
而朱鴻從正殿過來后,便看見這些吏員都在石階上談笑了。
朱鴻見后,并沒有作聲,而是獨自走進了文淵閣。
而后他看到一人依舊伏在案上仔細(xì)閱覽著奏疏,便輕手輕腳地走到此人的身邊。
而此人也感受到了自己的面前有人,便抬起頭一看,嚇得他立即小步疾走到朱鴻的面前施禮道:“臣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徐光啟叩見陛下。”
手機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