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楊蜜現(xiàn)在已經是格外看好這部劇本,才會花如此大的手筆投資這個電視劇。
陸風這邊暗暗欣喜,事實上楊蜜這邊也在心里偷笑。
她哪里能夠想到,自己不過是碰巧去酒店抓個奸,結果一時興起就碰上這個小奶狗。
于是存著報復的心思,所以才會將這小奶狗帶回酒店,春風一度。
結果這小奶狗還給她帶來了如此多的驚喜!
不只是他的商業(yè)能力,還有某方面的能力,都比自己那個前任老公要強的太多了!
這樣想想,貌似還是自己賺了?
兩人很快敲定了合作細節(jié)。
并且當場就簽訂了相關的合同,這也算是對雙方的一個負責。
正事辦完了,那么陸風當然得考慮一下自己的私事。
“蜜姐,你看我這邊千里迢迢趕過來,還沒有落腳的地方呢?!?
說完之后,陸風就這么委屈巴巴的看向了楊蜜。
在適當?shù)臅r候男人就是要懂得示弱!
這樣才能夠抱緊富婆的大腿!
就比如此刻,憑借著自己那格外無辜的眼神,陸風竟然還真的就搬進了楊蜜的大別墅內。
看著眼前裝飾豪華的別墅,陸風自個兒都覺得有些恍惚了。
這一棟別墅,怕是都夠我少奮斗二十年了吧?
果然呢,有些時候還是富婆比較香!
而且像楊蜜這種富婆,那簡直是香的不能夠再香了!
瞧這陸風這快要掉哈喇子的模樣,楊蜜都還覺得有些好笑。
“你這是開心的要流口水了?”
陸風馬上恢復了平時正經的模樣。
只是他這一開口,又不正經了。
“那肯定啊!”
“人家想搬進來的人大把,偏偏蜜姐你帶上了我?!?
“那我肯定得抱緊富婆的大腿,努力混上軟飯?!?
楊蜜被逗的花枝亂顫。
“你這人還挺幽默?!?
陸風拍了拍胸口。
“幽默不幽默的沒關系,主要是包你滿意,對吧?”
“而且打我出生的時候我就去算過命了,人家說我這輩子就是吃軟的命!”
楊蜜笑了笑。
經過這一天的相處,陸風這人還真沒讓她生出什么惡感來。
因此陸風很快就登堂入室住進了楊蜜房間……的隔壁。
饒是如此,這兩扇門對于陸風來說也只是形同虛設而已。
畢竟這么大的別墅,半夜總會覺得冷吧?
這一冷,那咱們肯定得要互相取暖呀。
正所謂摩擦發(fā)熱……
小半個月過去,陸風跟楊蜜之間的關系也算是步入了正軌。
楊蜜每天早早的離開別墅去公司上班,同時投入精力打磨來自星星的人這個劇本。
陸風則是拿著楊蜜給的兩千萬開始組織自己的生產線。
同時還不忘將自己的各項技術以及相關的配方進行專利申請,注冊商標,成立公司。
一連串的流程走下來,陸風還真是累的夠嗆。
與此同時,他這邊還需要先把楊蜜代言的商業(yè)片子給拍下來。
畢竟他生產線拉得急,而且來自星星的人拍攝在即。
等到電視劇上映的時候,再加上楊蜜名氣的拉動,必定會迎來消費顧客的爆滿,那么到時候再去上線楊蜜代言的產品肯定是來不及的。
所以現(xiàn)在只能夠先將產品做出來,到時候再把楊蜜拍的商業(yè)片子刻在外包裝盒子上,并且對盒子做相應的設計。
至于包裝設計,這個事情可是陸風的老本行。
前世他就是干這個的,而且一應的外包裝活動規(guī)劃大多都是出自他之手。
比如什么外包裝集郵啊,盲盒啊等等。
這些背后的推手,可都有陸風一份功勞!
如今在這個世界內,這些包裝設計還沒有出世,那自然是給了陸風相應的便利。
這種東西與其等著其他人設計出來,還不如讓他先來嘗嘗這第一口蛋糕。
所以這段時間內,陸風既要盯著生產線,同時還要忙著設計產品的外包裝,同時還不忘處理化妝品公司的各項事務。
新公司的成立不僅需要注冊資金,同時還需要公司地址,法人等等。
注冊資金陸風也沒填多的,直接投了一百萬進去,至于董事長法人那自然是他自己,股東這一項則是分了楊蜜一個。
如此一來,新公司也算是初見規(guī)模。
就這樣忙活了快一個月,陸風才終于有空閑下來了。
只是人這一空閑,陸風就忍不住想起了自個兒的富婆。
正所謂水飽思……
這么幾天沒見,陸風還真挺想念楊老板的。
當然,他是絕對不承認自己是饞人家楊老板身子的!
而此刻被陸風想念著的楊老板,正在嘉興傳媒這邊開會呢。
作為嘉興傳媒的股東之一,楊老板也沒少奶嘉興傳媒的藝人。
尤其是在簽訂了對賭協(xié)議之后,楊蜜也拍了不少的爛劇,只為了將嘉興傳媒的一波一人帶出來。
可事實上,最后楊蜜的確賺了不少錢,可是她的口碑也跟著相應下滑,甚至嘉興傳媒也沒出幾個頂流藝人。
除了新晉熱流熱芭以外,嘉興傳媒能夠拿出來的藝人可謂是少之又少。
就算是西域美人熱芭,想要成為挑大梁的存在,那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這一次楊蜜有了好的劇本,當然是想著將公司里面的藝人推出去。
但是要怎么推,推誰,都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這個會議。
來自星星的人這個劇本是難得的精品,而且楊蜜覺得他肯定會大爆。
所以這個劇本必須要挑選合適的人來出演,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應付。
在娛樂圈里將好劇本拍爛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
而將爛劇本拍好的例子卻寥寥無幾。
如今圈子里面的經濟娛樂公司大多分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便是能夠獨立制作電影電視劇綜藝的傳媒公司,比如現(xiàn)在國內挑大梁的華藝傳媒。
第二種模式就是像正午這樣不培養(yǎng)藝人,卻擁有著獨立創(chuàng)作團隊傳媒公司。
至于第三種,就是跟他們嘉興傳媒一樣,沒有相應的制作能力,但是卻輸送大量藝人的傳媒公司。
事實上,在娛樂圈內第三種模式已經成為了主流。
畢竟不是什么公司都能夠支撐的起龐大的制作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