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小說閱讀網(wǎng)
當(dāng)前位置:首頁>都市>無心插柳柳成蔭上一句怎么講

008章 一桿煙槍,一件往事

小說:無心插柳作者:魯未央時間:2025-01-05 02:00:06

  王大花這時候則是拉著黃建軍,眼底帶著心疼:“你這孩子,又跟人干架了是不是???!哪一天吃了花生米,你讓媽可怎么活?。 ?/p>

  “哎呀!媽,我這是滑倒摔得,磕磚頭塊兒上了。不過,我倒是很同意您跟我爸再要一孩子!”

  “你這熊孩子!怎么就這么不著調(diào)!說什么呢!”

  王大花原本皺巴巴想哭的表情愣是沒哭出來,抬手給了黃建軍胳膊上來了一拳。

  “你小子這種話以前可沒少說!”陳招娣在這時候也斜了他一眼,插話道。

  額!

  黃建軍隨即神色一怔,細(xì)細(xì)翻了一下記憶,這種“磕磚頭上”等差不多意思的謊話原主還真沒少說。

  “嘖!媽,嬸兒,我這次真是磕的!你們要是不信,我現(xiàn)在就去把那個沾了我血的磚頭塊兒找到給你們拿回來!”

  “得了吧!就你那個狠勁兒,怕不是出了門拿一塊兒磚頭給自己腦門上再來一下!”

  陳招娣白了他一眼,然后走到王大花身側(cè),附耳低聲繼續(xù)道:“不過,大嫂,小軍兒剛才后面那句有些道理,你們兩口要不再要一個?我看小軍兒這孩子是廢了!”

  “嘖!嬸兒,我還在旁邊呢!我耳朵好使!可不是那……那個誰!”

  “嘿嘿嘿!你小子!”

  這次王大花和陳招娣都笑了,這兩人本就是拿黃建軍打趣兒逗悶子的,當(dāng)然知道黃建軍說的“那個誰”是誰,可不就是隔壁那個老聾子!

  “成了!快進屋吧!等會兒還得靠你哄著你奶奶呢!”

  “得!您兩位就給我找一些苦差事兒!不過分家這事兒,可不用我哄著!”

  黃建軍攤了攤手,看著不明所以的王大花和陳招娣,只是笑笑,也不過多解釋。他可是知道黃老太太早就想分家的想法,老太太哪需要他哄著!

  至于黃老太太手里是不是握著聾老太太什么把柄,他現(xiàn)在也不好多問,只能留到以后有機會再問問了。

  但黃建軍卻知道聾老太太之所以怕他奶奶的其中一個原因,還是跟49年圍城結(jié)束后,自家軍隊進城那段時間發(fā)生的一些事有關(guān)。

  那時候圍城結(jié)束,解放軍大部隊進城,因為軍隊紀(jì)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等原則,大部隊進城后,都在各個街道就地駐扎,就有一部分解放軍就地駐扎在南鑼鼓巷的主街。

  這可引起了南鑼鼓巷普通老百姓來了一個大討論,一部分說誰來都一樣,一部分說新部隊跟以往的不同。

  而黃老太太就因為這件事和聾老太太鬧了分歧,黃建軍清楚的記得這兩個老太太當(dāng)初在他們四合院爭了個面紅耳赤。

  爭什么呢,就是在爭要不要讓南鑼鼓巷主街的部隊進院休息,要知道那會兒雖然是一月底,但四九城的一月可還沒有開春,睡在大街上滋味哪能好受。

  最終,黃老太太也懶得跟聾老太太爭了,她帶著老黃家的人直接去了南鑼鼓巷主街,拉著解放軍就讓他們到95號四合院來住。

  雙方在一拉一拒中,到底是黃老太太沒有扭得過咱們自己部隊的紀(jì)律,但黃老太太也沒閑著,被拒后,回院就開始燒熱水,燒了好些熱水,又帶著老黃家的人給主街上的同志們送過去。

  正是因為黃老太太不顧旁人看法主動做這些事,她的行為也帶動了南鑼鼓巷拎得清的其他住戶,也都紛紛走上街頭,送熱水的送熱水,送吃的的送吃的,還有把自己家里棉被拿出來的。

  當(dāng)時駐扎在南鑼鼓巷的一位首長在第二天找到了黃老太太,贈送給黃老太太一桿煙槍,就是她現(xiàn)在每天都拎在手里的那桿。

  后來,等四九城徹底安靜了下來,在49年10月宣布了新國家成立后,聾老太太見了他奶奶就總是挨上一頭,更害怕他奶奶手里那桿煙槍,在這些四九城老輩兒人眼里,還真就相當(dāng)于黃老太太天天手持著一尚方寶劍。

  想到這件事,黃建軍隨即莞爾,低聲道:“僅僅這一件事,就足夠鎮(zhèn)壓聾老太太了!”

  “但是瞧著這個老聾子剛才看向奶奶那眼神,似乎還帶著一種莫名的情緒波動,這里面八成還有什么事兒!”

  “嗯!趕明兒尋到機會了,旁敲側(cè)擊問問老太太!”

  如是想著,黃建軍看著屋內(nèi)的昏黃燈光,跟在王大花和陳招娣身后也進了老黃家。

  此刻的天色,已經(jīng)擦黑,一些有夜盲癥的在這時候看東西就只感覺眼前有不少蚊子大小的黑影在晃動似的,看不真切,黃家屋內(nèi)的燈光就是老式燈泡,泛著暖意的黃。

  四九城通電最早記錄是在清末,并且普通住戶家里也有電燈,但現(xiàn)在交電費的方式,還不是后世那種用多少度交多少錢的方式,而包燈制。

  包燈制,也就是數(shù)燈泡,電費多少取決于燈泡瓦數(shù)的大小,比如每月每只10瓦的燈泡是一千塊,20瓦的燈泡是兩千,以此類推。

  一直到70年代,這種收電費的方式才發(fā)生改變,改成了大榜公布形式,也就是電費多少以公布欄的形式張貼在顯眼位置進行繳費。

  “這個易中海,就是個欠罵的!他什么東西他!院兒里什么事兒都想插上一腳,他比何大清這個咱們院兒的戶主都積極!”

  等黃建軍進了屋內(nèi),陳招娣站在屋門口,故意對著屋外氣呼呼地罵了幾句,這才關(guān)了屋門,避免外面的寒意進屋。

  可不要小看陳招娣罵這幾句,這里面還是藏著市井小民的智慧的。

  陳招娣看似在罵易中海,實則是罵給想要趴墻根兒的人聽的,是在告訴院里想要過來趴墻根兒別偷聽,若是偷聽那就別怪他們老黃家不客氣。

  隨著黃建軍在灶臺旁的板凳上坐下,黃老太太和黃有義等則是分兩邊坐在了黃老太太和黃建軍的床上,他們祖孫倆的床就在正廳,板凳基本用不上。

  黃建軍這邊剛坐下,就見右邊里屋的倆小不點兒勾著腦袋朝他看著,也不出來,只是調(diào)皮地對著他笑。

  黃建軍頓時對這兩個小堂弟做了個鬼臉,嚇得兩個小家伙笑哈哈地連忙躲回了里屋去。

  “媳婦兒,你消消氣兒……”

  黃有發(fā)先開口了,歉意地看著陳招娣,就要拉住身側(cè)陳招娣的手,陳招娣卻是一把拍開了黃有發(fā)伸過去的手,坐在黃老太太床邊,把頭瞥到一邊去不看屋內(nèi)的眾人。

  黃老太太卻是不急不徐,端著剛才重新放在爐邊兒還有熱意的魚湯抿了一口,視線卻在她自己倆兒子和兒媳婦身上過了一遍。

  這才緩緩開口道:“老二,你給我到灶臺那兒跪著去!”

手機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