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異界之特種兵作者:北風伴小雪時間:2020-12-17 17:07:20
沒日沒夜打造的典紀非常希望可以將地球上冶煉方法引進異界,這種原始的打造方法雖然可以讓典紀的力量穩(wěn)步提升但是卻太耗費時間了,當打造出一定數(shù)量的粗糙工具后典紀就停止了打造,典紀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休止的打造上。
木薯雖然高產(chǎn)成熟期短,但是木薯保存時間卻只有半年左右,所以青木村的村民們才會每家只播種了一塊足夠一家人食用的木薯地,所以典紀大面積播種木薯才會被青木村民疑惑甚至是認為傻掉了。
對于木薯的保存方法典紀早有打算,青木村背后那無邊無際的大森林中吹來的大風幫助典紀在這個科技落后的世界中找到了確實可行的方法,那就是風車,典紀的靈感來自于“風車之國”荷蘭!
荷蘭的風車最早從德國引進,開始時風車僅用于磨粉之類。到了十六、七世紀,風車對荷蘭的經(jīng)濟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當時荷蘭在世界的商業(yè)中,占首要地位,各種原料從各路水道運往風車加工,其中包括:北歐各國和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木材,德國的大麻子和亞麻子,印度和東南亞的肉桂和胡椒。在荷蘭的大港--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風車的磨坊、鋸木廠和造紙廠。
曾經(jīng)在一次任務中典紀躲藏在一座敵國的風車中,利用風車內(nèi)部的結構消滅了追捕典紀的敵人,因為這次任務典紀對風車的興趣大增,曾經(jīng)查找了不少關于風車的資料。
在發(fā)現(xiàn)異界建城所用的類似于水泥的填充物絲毫不比水泥差后,典紀開始勾畫著風車的建造圖紙,建造風車對于身在異界的典紀來說也是一項挑戰(zhàn),但是典紀相信自己必定會完成風車的建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紙上談兵永遠不會解決問題,典紀決定開工動土,一邊建設一邊克服技術難關,典紀相信既然十六世紀的荷蘭人都可以建造出風車,那么典紀沒理由比幾個世紀前的荷蘭人差。
典紀將風車建造的地點挑選在風力最大的風口,只有這里的風速才可以帶動風車巨大的風扇,典紀招募了青木村和流民中幾十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后,經(jīng)過分工后典紀親自指導小伙子們的工作,一副工地上工頭的摸樣。
兩天后,風車的地基已經(jīng)打好,經(jīng)過石塊和沙土的填充后絕對牢固可靠。
五天后,四塊足有六七百斤重圓形大磨石被擺放在風車地基的正中間。
十天后,六七十塊三四百斤重的長方形石塊堆積風車周圍,典紀開始帶領著小伙子們開始建造風車的主建筑。
一個月后,看著才十米高的風車車身典紀非常不滿意。
一個半月后,十五米高的風車塔身終于建立起來,典紀帶著小伙子們觀看自己的勞動成果。
兩個月后,典紀帶著小伙子們向風車上安裝了巨大的四葉風扇,雖然典紀一直強調(diào)安全還是有一個流民小伙子從十幾米高由粗壯的樹干搭成腳手架上掉了下來,摔傷了胳膊。
典紀非常佩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體能,每天完成如此沉重的工作后只要飽餐休息一夜第二天就又生龍活虎的,就算從十幾米高的腳手架上摔落到地面上也只是摔傷了胳膊甚至連骨折都沒有,如果這個建造風車主體的工作由地球上的工人來建造最起碼要花費三倍甚至四倍的時間才能完成。
將風車巨大的風扇固定住后,典紀的風車工程只剩下最后的傳動工程,也是最難的部分。
經(jīng)過典紀的實驗,粗大的樹干制成木制的傳動桿沒有問題,只有傳動齒輪讓典紀愁得都快白了頭,木制的巨大傳動齒輪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摩擦后磨損必會非常嚴重,如果經(jīng)常更換那巨大的傳動齒輪也是一項繁重的工程。如果使用鐵制齒輪青木村根本達不到制造齒輪的制造工藝,更不要說澆筑出如此巨大的齒輪。
最后典紀只好集思廣益,向周圍的人求助,最后從凱麗話語中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一種名為鐵樹的稀有樹種的樹干可以勝任傳動齒輪,典紀立刻進入森林尋找鐵樹,在費力九牛二虎之力后,由堅硬地鐵木制造成巨大地圓盤,典紀再將打造的長條狀鐵制齒輪齒鑲嵌在鐵木圓盤上,經(jīng)過典紀的質(zhì)量測試后,這種由金屬和鐵木組合成齒輪完成可以勝任風車的傳動齒輪。
剩下的安裝工作就相對比較簡單了,沿著風車內(nèi)部墻壁建造了可以爬到風車頂部的樓梯后,安裝的工作異常順利。
在典紀的帶領下,經(jīng)過三十七個小伙子努力地工作了七十七天后異界的第一架風車終于在青木村迎來了啟動儀式,在拔掉了固定巨大風扇的木楔后,巨大的四葉風扇隨著呼呼的山風緩緩地轉(zhuǎn)動,典紀不停地將切塊曬干的木薯放進勻速研磨的巨大磨石中,而經(jīng)過研磨的木薯粉在預設的出粉口被容器接住。
跟隨著典紀進入風車內(nèi)部的莉莉絲和凱麗還有四個流民長者看著米黃色的木薯粉都激動不已,在典紀的規(guī)劃中木薯粉可是占據(jù)著極大的比例。
很快典紀攜帶的兩百多斤曬干的木薯塊全部變成了誘人的米黃色粉末,研磨完成后,典紀用木楔別住風車轉(zhuǎn)動的風扇,將風車的風扇速度減慢最后停下工作的風車。
一堆人圍繞著剛剛研磨出來的木薯粉不停地研究著,想看看是否向典紀說的那樣神奇,有個流民長者甚至已經(jīng)等不及了,伸手抓起一把木薯粉直接塞進嘴中,結果被干燥的木薯粉差點嗆死。
最后一堆人跟隨著典紀和莉莉絲來到了兩個人的小院中,親眼看著典紀打水、和面、揉面、發(fā)酵、揉面、切塊、上鍋,上鍋后大約三十分鐘的時間,典紀終于打開了眾人期待已久的鍋蓋!
在典紀打開鍋蓋的瞬間,一個面食的清香隨著飄散的蒸汽飄進眾人的鼻子中,幾個流民長者聞著香甜的味道全都忍不住吞咽著口水。
蒸汽飄散之后,那些原本切成五厘米大小的面介子全部變成了十厘米大小米黃色的大饅頭!
聞著清香的味道,看著黃洋洋的發(fā)面饅頭凱麗直接抓起一個滾燙的饅頭在莉莉絲和幾個流民長者期待的目光中狠狠地咬了一口,隨著凱麗的咀嚼下咽,流民長者也隨著吞下口水,就連莉莉絲也不停地砸吧著小嘴,沒辦法凱麗是火系的職業(yè)者對于剛出鍋饅頭的這點溫度簡直是小意思。
凱麗咬了一口之后,三口兩口迅速將整個饅頭吃掉,然后又抓起一個饅頭美美地吃了起來,見到凱麗的動作莉莉絲忍不住了,拿出了一只陶碗用典紀制作的筷子穿起一個饅頭放在碗上輕輕地吹著氣,讓饅頭快些涼下來。
莉莉絲可以自己動手拿饅頭,可是四個流民長者可不敢,這三個人畢竟是領主大人和領地總管還有總管夫人,最后還是典紀用筷子給每個長者都穿了一個饅頭送了過去。
第一次吃饅頭的幾個人都被饅頭征服了,沒想到口感極差的木薯竟然還可以做成如此美味的食物,這讓幾個人對典紀規(guī)劃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手機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