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國之戍卒傳奇作者:絕代名將時間:2020-12-17 17:17:24
蒙氏牧場外,一支百人騎兵隊嚴(yán)陣以待,他們陣型齊整精神奕奕,一看就是精銳之士。上百名騎兵依次列開,整齊而莊重。領(lǐng)頭的是一匹鮮紅似血的戰(zhàn)馬,好似如尸山血海中奔騰而出的洪荒猛獸。
場內(nèi),一年約四十歲上下的虬髯大漢正與一名二十歲上下的青年男子攀談。二人一邊走一邊說話,沒多久就來到牧場門口的騎兵隊伍跟前。
只聽虬髯大漢叮囑道:“賢弟,此去雁門關(guān)兵兇戰(zhàn)危,要是有用得上愚兄的地方,賢弟一定要派人及早來報。另外,賢弟到了雁門關(guān),你若是那韓濤為難于你,你就對他說你是我蒙烈的兄弟,想必他必會看在我的面上對你照拂一二”。
“兄長放心,小弟一定小心行事,等打敗了匈奴人咱們兄弟在把酒言歡”。那青年男子面帶蒼白的說道。
“一言為定,請賢弟滿飲此杯,算是愚兄給賢弟踐行了,愿賢弟旗開得勝,馬到功成”。中年男子端過一碗酒送到青年男子面前,神情莊重的說道。
這青年男子也不推辭,接過酒碗一飲而盡,旋即說道:“那小弟就借兄長的吉言,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后會有期。”
說罷,青年男子雙手抱拳深施一禮,神情似頗有些不舍的味道。這兩人正是蒙烈和劉錦。
“賢弟一定要保重身體,愚兄在家等候賢弟的捷報。蒙原,你們一定要保護好我這位小兄弟,知道嗎?”蒙烈仍然有些不放心的叮囑道,隨后又對騎兵隊中一名年約三十歲上下的壯年男子說道。
這壯年男子在馬上施了一禮,說道:“主人放心,小的一定會保護好劉將軍”。雖然被蒙烈送給劉錦做私兵,可是這壯年男子蒙原卻還是以主人稱呼蒙烈,顯然對劉錦心里并不服氣。
劉錦辭別蒙烈,率領(lǐng)百名蒙家的精壯家兵快馬加鞭直奔雁門關(guān)而來。劉錦心里那個高興就甭提了,心說:“這蒙烈對自己真是不錯,又是送馬又是送兵的,看來自己真是遇上貴人了,以后得好好謝謝人家”。
想到這里,劉錦用手摸了摸胯下赤炭火龍駒的脖頸,奔馳間的赤炭火龍駒十分享受主人的愛撫,輕輕打了個響鼻以示回應(yīng)。
這一行人人急馬快,也就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就來到一座雄關(guān)面前。這座雄關(guān)依山而立,借著陡峭的山勢展開其崢嶸的身軀。
劉錦第一次親眼見到古代的關(guān)卡,不由得多看了兩眼。只見這雁門關(guān)的高度約有二十多米,長約七百多步,這么一座龐然大物死死的卡在大巴山和黑山之間,攔住了匈奴人南下并州和東進幽州的要道,歷代以來不知有多少匈奴兒郎埋骨城下,成為匈奴人難以逾越的天塹和心中永遠(yuǎn)的痛。
往上看,關(guān)上迎風(fēng)招展的赤紅色軍旗和來回巡視的漢軍士卒,如同這龐然大物的恐怖獠牙,令人望而生畏。
“什么人。報上名號,否則休怪某的弓箭不認(rèn)人”,關(guān)上早有眼尖的士卒看見了奔馳而來的劉錦等人,一名中年軍官恫嚇的說道。
“司馬大人在上,斥候伍長劉錦有緊急軍情回報,請速開關(guān)門”。認(rèn)清了關(guān)上的那名中年軍官,劉錦便道。
沒想到劉錦自報名號,城上那位司馬大人竟吃了一驚,急忙問道:“你說你是劉錦,可有憑證?”“小人有軍牌為證,同伍的弟兄也都認(rèn)識小人,大人叫他們上城,一看便知”劉錦朗聲答道,語氣中還頗有些回家的喜悅。
原來,這雁門關(guān)內(nèi)兵馬多達(dá)數(shù)千人。關(guān)上的這個司馬大人也并不是姓司馬,而是他的官職是司馬。
東漢時期,各州的郡兵和邊軍與中央朝廷的精銳部隊北軍和南軍的編制大體相同。都是以五人為伍,設(shè)伍長。劉錦的官職就是伍長。
其上還有什長、隊長、屯長、軍侯和司馬這些軍官,分別統(tǒng)率十人、五十人、百人、二百人和千人。而劉錦并不是關(guān)上這位司馬的部下,所以這位司馬并不認(rèn)識劉錦。
“既然如此,你將軍牌系在繩索上,某驗過軍牌之后才能放行”。這位司馬見劉錦說的真實,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謹(jǐn)慎的說道。
隨后,劉錦將自己腰間的軍牌取下,系在城上垂下的一根繩索之上。城上的那名司馬取過軍牌一看,只見黑色的軍牌之上赫然寫著‘雁門關(guān)第三部斥候伍長劉錦’。
軍牌,是古代軍人的憑證,上面通常寫著該名軍士的姓名,駐地和職位。
“軍牌倒是和你說的屬實,只是你身后的騎兵是怎么回事?”,這名司馬驗過軍牌之后仍然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他清楚的記得,前天有兩名斥候飛報,說匈奴人即將大軍壓境,所以他不敢怠慢。畢竟這雁門關(guān)關(guān)系重大,輕易不能放身份不明的人進入,萬一是匈奴人的細(xì)作,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劉錦一聽這話,心里老大的不爽。心中怒罵:“爺們拼死拼活的殺出重圍來給你們報信,你一個司馬竟然敢這么對待老子”。
盡管劉錦心里怒罵,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得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一遍,只是刻意的將蒙家和蒙烈給改了名,這才被放進關(guān)上。只是那一百人的蒙家騎兵卻被嚴(yán)格監(jiān)視起來。
府衙之內(nèi),一名年約五旬的老將傲然而立,這老將精神矍鑠,雖然滿頭黑發(fā)早已花白??墒菨M頭花發(fā)配上剛毅的面容仍然給人以不怒自威之感。他便是雁門關(guān)的守將——校尉韓濤。
韓濤兩側(cè),各有一名三十多歲的軍官,俱都全副盔甲在身。這兩人身材高大,體型健壯,看裝束應(yīng)該是雁門關(guān)三部司馬中的另外兩位了。
劉錦跪在地上,用眼角暗中觀察著三人。只覺得一股莫名的壓力隱隱傳,令人身體發(fā)冷。劉錦心里一驚,暗道;“殺氣”。
“劉伍長,據(jù)你和郝四、張毅所說,匈奴人即將南下??捎芯唧w的兵力,出兵時間,所屬部落?”老將韓濤看都不看劉錦一眼,只是冷著一張臉,聲音冰冷的問道。
“稟校尉大人,據(jù)小人所知,匈奴人此次領(lǐng)軍的乃是左谷蠡王阿史那,兵力在三萬左右,都是阿史那部落的人。按匈奴人的腳程來看,小人以為這兩日匈奴人就將大軍壓境,還望校尉大人早作準(zhǔn)備”劉錦從那個已經(jīng)戰(zhàn)死的伍長記憶中搜腸刮肚終于想起了這個確切的情報。
“這么重要的情報,你竟然到今天才送到。延誤軍機你該當(dāng)何罪”。韓濤聞言,臉上如蓋寒霜,殺氣四溢的說道。
“延誤軍機,當(dāng)處斬刑,以儆效尤”,不等劉錦辯解,左邊那名滿臉橫肉,還有一道嚇人刀疤的漢子不知出于何種目的搶先答道。
“好,將劉錦推下去斬首示眾”。韓濤聞言立刻果斷下令道。
劉錦一聽就急了,急忙辯解道:“大人,小人冤枉,小人早已讓部下的郝四和張毅先行返回雁門關(guān)稟報軍情,小人獨自斷后,這才延誤了歸期,還望大人明察”。
手機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