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明小地主作者:刃上S時間:2020-12-17 17:44:14
三百余號災民們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一部分搖搖頭,從人群中走出,背起破包袱繼續(xù)流浪,留下的人將近一百六十余人。
“你們確定不走了?”王森問道,站在一旁的三個衙役差點就喊出來,本來人就走了一半,你還要往出趕,腦子燒了么?
“還真是王二傻子?!弊夏樚艥h子看著王森,點點頭,證實了每一個外號的后面都有一段奇特的傳說。
百姓們沒有動,王森點了點頭,看看這六十人中老幼病殘占了一半,略略嘆了口氣,“開飯!”
時值盛夏,夜里還有些冷,王森便給這些百姓們買了一些棉絮和布匹,作為御寒之物,災民中有幾名婦人針線活很好,王森便讓他們將棉絮和布匹做成薄薄的被褥,發(fā)給每家每戶。
最初歸順王森的一百六十余人中,有壯年男子三十七人,青年男子二十五人,王森將他們叫出來,委以重任,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卻不是干活的主力。
在這三十七名壯年男子中,王森挑出楊阿山,杜忠和孫寶山三個老實忠厚,可以服眾的人作為領隊,各帶領五十人組成小隊,準備明日的活計。
“二少爺,”孫寶山開口道,“不知二少爺準備如何開荒?”
“你們看到這沼澤了么?”王森伸手一指眼前這片浩瀚無邊的沼澤地,頗有點指點江山的意味,“我們就要從這片沼澤地中搶土地,造良田,具體的方法我明天會指點給你們。”
對于開荒種地,王森還算有點了解,畢竟他是農村出身,對務農之事略知一二,加之高中地理成績頗好,所以對于這農桑知識也有些見解。
眼前這片沼澤原本是沖積平原,被粘稠的黃河水一泡,導致土壤含水量過高,不利耕種,如果采取珠三角一帶“?;~塘”的辦法進行治理,一定可以收到奇效。
第二天早上,王森將一百六十余人平均分成三隊,分別交付楊阿山,杜忠和孫寶山節(jié)制,余下九名婦女,王森便安排她們做飯燒水,充當后勤人員。
從城里打鐵鋪買來的鐵鍬,鋤頭等工具也已到位,王森驚訝于這個時代鐵器制造技術的發(fā)達,鐵鍬是用鐵板鍛打出來的,輕便耐用,鋤頭也做工精良。
最讓王森驚訝的是她們的制作速度,昨天下午下的定金,今天早上就送來鐵鍬十二把,鋤頭十把,那全身古銅色的打鐵漢眼睛紅紅的,想必昨晚通宵趕工所致。
王森將余款付給打鐵漢,不一時,昨天下午從篾器行訂購的一百個竹筐也已送到。每個竹筐十文錢,應該付給一兩銀子。
“我想要更多的竹筐,不知老丈能否供給?”王森付清了錢款,問道。
“二少爺想要多少個?老朽這就發(fā)動鄉(xiāng)里來編造?!蹦菨M臉皺紋的篾器行老板嘎嘎笑了起來,“一千個我們也做得出來?!?
“我要五千個?!蓖跎斐鍪种福堰@老頭嚇得不輕,“你要那么多竹筐干什么?”
“自有用處!”王森哈哈一笑,“你敢不敢攬這個活,要是不敢,我就找別人了?!?
到嘴的鴨子豈有飛掉的道理?那篾器行老板連連點頭,“莫說五千個,一萬個老朽也做得!請王小哥放心!”
正式開工的時候,眾人就知道王森要竹筐做什么了。
河堤附近有一座石頭山,由于風化,山上的石頭都裂成拳頭大小的石塊,王森吩咐楊阿山和杜忠兩只小隊專門負責從山那邊裝運石頭,之后運到大堤上,傾倒下面的沼澤里,作為走出第一步的墊腳石。
這個活說起容易,做起來卻難了,眾人忙忙碌碌一上午,也不過運了五十余筐石頭,墊好一間屋子大小的地方。
“太慢了!”王森又去城里的木器行買了四輛獨輪車,如此一來,速度才提高起來,等到傍晚時分,鋪在沼澤里的石子路已經有四丈長了。
有了這條主干道,王森信心倍增,吃過晚飯,他將楊阿山等人叫過來,商量明天的工作該如何開展。
“二少爺,”杜忠開口道,雖然今天忙活了一天,他仍然沒有看懂王森的意思,莫非這位雇主的意思是要修建河堤,阻止黃河再次泛濫?
“不是這樣的。”王森笑道,“你們可聽過‘廢井田,開阡陌’?”
三個人點點頭,王森見他們明白,面露笑意,“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在這沼澤地中用石頭圍出一塊塊‘井田’來,向沼澤要土地,只有這樣,咱們才能保證開出來的土地在下次黃河決口的時候不會被再次淹沒。”
“哦?!比齻€人似懂非懂,紛紛打起了哈欠,王森見他們已是疲憊,便讓他們早日歇息了。自己扯過一條被子,蓋在身上,眼望蒼穹,回想起在現(xiàn)代的生活來。
在這個沒有電腦,沒有網絡,甚至沒有電的時空,想要做出一點事情來,就要利用自己在后世所學,他看過有些人寫的在XX朝代的悠閑生活,也很羨慕那種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生活,但那只屬于有錢人的。
“我要當個有錢人!”王森在心里默默喊道,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首先還不得要先養(yǎng)家糊口?
眼前這片浩蕩無邊的沼澤地,便是自己賴以起家的資本,王森抱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進入了夢鄉(xiāng)。
……
第十天頭上,石子路已經鋪出四里余地,王森大手一揮,鋪設路線一轉,將面積達十余頃的灘涂封閉起來,僅留下一個小小的出水缺口。
眾人這時才明白王森為何要買那么多的竹筐,原來他將竹筐里裝滿石塊,一個個的堆在石子路的四周,作為保護屏障。
“將來這里還要栽種桑樹?!蓖跎粗陉柟獗裣侣冻鳇S色土壤的田地,心里充滿了滿足感,這片土地曬干之后,便可以進行耕作,也就是自己親手造出的第一塊土地。這種喜悅的感覺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
田地中的水快速的蒸發(fā),露出泥濘的地面。王森又下令從遠處運來土壤蓋在上面,整塊土地初具雛形。
農民出身的眾災民盯著這塊土地,商量著先在上面種點什么。
王森想了想,要說最高產的還是紅薯和土豆兩種塊根作物,但是先在這兩種東西還沒有傳入淮河流域,或許徐光啟已經將紅薯運到福建了吧?
玉米也是高產作物,但是先在也沒有種子,小麥的產量是所有谷類作物中最低的,首先排除的就是小麥。水稻?還要向田地里引水,這樣剛剛壘好的石子壩又會被水沖垮,谷子和高粱的產量雖說不低,但是已經過了播種的季節(jié),王森思來想去,恐怕只有油菜可以種了。
王森作出決定之后,那三個小頭目都深以為然,留下六名老弱播種油菜,其余人繼續(xù)投入到圍水造田的勞動中去。
這天中午,眾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干活,遠處的大堤上出現(xiàn)一個身穿青色直裰,頭戴四方平定巾,手搖紙扇的年輕人,看著遠處泥猴一般的人群,薄薄的嘴唇泛起一絲冷笑。
“王小哥,你看那人!”杜忠眼尖,一下便看到了站在河堤上的翩翩公子,王森也抬起頭,瞇起眼睛向河堤上張望。
“是他!”王森擦了把汗,原來是王森那光芒萬丈的秀才哥哥——王先。
(王森的地盤開始發(fā)展了,兄弟們也要多給點票票?。。?
手機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