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回到宋朝當(dāng)王爺作者:黃河落日圓時間:2020-12-19 22:56:43
陸青檸。
聽到這個名字,趙楫愣了愣,自己好像聽趙忠說過,隨后就反應(yīng)過來。
陸青檸,秋月樓的名妓,江寧城有名的花魁,沒想到竟然在這里遇到。
“那你這是?”
趙楫看向陸青檸出來的地方,這也不是秋月樓的地方,莫非是被人包養(yǎng)了?
“巷口往里便是我家!”
陸青檸有幾分為難的說道。
說這句話,陸青檸自己也有一些不好意思。
要知道,她是一名青樓女子,青樓女子一般都在青樓和教坊中,她們的閨房也在哪里,吃住都在青樓,從來也沒有那個青樓女子,在外面有自己的獨立小院。
除非她被有錢的人帶到了外面包養(yǎng)。
“哦!”
趙楫點點頭。
陸青檸沒想到眼前的人竟然就這樣相信了,而且從目光中看不出任何的好奇和猜疑。
小院是陸青檸用自己這些年來一點點積攢的積蓄買下的院子,院子不大五十平米左右,但對于一個人來說已經(jīng)很寬敞。
為何買院子?
這些年來陸青檸也厭倦了青樓的生活,想給自己贖身,做一個普通人,要是可以嫁好人家。
她們這樣的青樓女子不敢期望有什么驚天動地的愛情,只希望能有一個對自己好的人,哪怕是妾室也無妨。
身處青樓,多少人是真心待她們?其中辛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陸青檸看過的人太多了。
那些揮筆灑墨,一擲千金的才子,文人只不過是想要利用她們更加出名罷了。
如若不然,為何寧愿一擲千金來聽她們一首曲子,一曲霓裳舞也不愿意給她們贖身。
買下一個小院。,是為了方便,贖身時候也能有個安身立命,遮風(fēng)擋雨的地方。
下定決心要給贖身,陸青檸便減少了接客的次數(shù),一點點從青樓抽身,適應(yīng)新的生活,現(xiàn)在基本上只參加那些實在推脫不掉的聚會,其他的能推就推。
不接客就便沒有了收入,好在她在秋月樓經(jīng)常繡一些荷包,繡帕等女紅,今天正好是給雇主交貨的日子,因為是中秋節(jié)秋月樓也格外的熱鬧,人來人往根本無暇刺繡。
所以來到了這里的小院,忙活了一天準(zhǔn)備回秋月樓,遇到了趙楫。
詩會?
趙楫算了一下時間。
“那你去吧!”
自己從荊王府出來的時候,趙忠就已經(jīng)出發(fā)前往知府舉辦的詩會,現(xiàn)在恐怕是開始了。
“那您?”
陸青檸左右為難,畢竟是因為自己才掉入水中,她沒聊到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就這樣甩手離開?有些說不過去,但是不走?原本都約定好了時間,再不走恐怕是趕不上了。
“我沒事!”趙楫?dāng)[擺手。
陸青檸想了想從自己腰間摘下香囊遞給了趙楫。
“今日匆忙,日后公子若是有事,可拿著香囊來秋月樓找我!”陸青檸說完便匆忙離開。
走出一小段。
,陸青檸猛然意識到自己都不知道對方叫什么,等回過頭的時候,人已經(jīng)消失在原地不見蹤跡。
“算了,若是在江寧城總能遇到的!”陸青檸加快腳步朝著秋月樓走去。
......
秋月樓
“我的姑奶奶,你怎么現(xiàn)在才來的,你可知道人家邱公子等了你幾個小時,看你遲遲不來,自己一個人先走了!”
陸青檸剛走進(jìn)秋月樓,老鴇滿臉著急的跑到陸青檸面前抱怨。
“讓媽媽擔(dān)心了!”陸青檸緩緩說道。
“快快打扮,我都給你備好了馬車!今晚你務(wù)必要讓邱公子滿意,人家可是我們秋月樓的財神爺!”
老鴇笑呵呵的叮囑陸青檸。
陸青檸雖說快要離開秋月樓,老鴇仍不敢對陸青檸太過嚴(yán)厲,這可是他秋月樓的頭牌。
如果日后嫁個有背景的人家,她還想要仰仗陸青檸。
“勞煩媽媽了!”陸青檸點點頭說道。
此時江寧知府這邊的詩會已經(jīng)開始。
舉辦的人乃是江寧知府江國庸,江國庸繼任江寧知府已有十年有余,每年的中秋節(jié)江國庸都會舉辦一次詩會,和諸位才子一起過中秋節(jié)。
北宋末年,宋微宗酷愛藝術(shù),詩詞書法上十分精通,朝廷輕武重文,逐漸詩詞盛行,文人墨客猶如過江之鯽。
在這才子多如牛毛的時刻想要更好的治理江寧城,想要讓江寧城安寧,最先要做就是得到這些文人的擁戴。
因此江國庸選擇每年舉辦一次詩會。
一個方面是激勵那些文人,其次是鞏固自己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從而達(dá)到長治久安,只要安撫了那些文人,其余的人皆是曹莽流寇之輩不足為患。
況且自己這是秉承官家意愿,重視文學(xué)。
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久而久之,中秋夜,江國庸舉辦的詩會逐漸形成一種習(xí)慣。
江寧城的文人,才子們?nèi)烤奂谠姇?,知府舉辦的詩會,用另一種目光來看這就是朝廷舉辦的詩會,這是可以讓人出人頭地,揚名萬里的地方。
前年舉辦在畫舫上,今年江國庸選擇在自己的府邸。
江府花園中文人聚集,顯得熱鬧無比。
園中布局簡潔比起外面那些富商,官宦之家的庭院相比顯得寒磣許多。
進(jìn)入園中,迎面就是一個湖中八面亭臺,湖面上是一座石橋,石橋?qū)⑼づ_和湖岸連在一起。
亭臺上面高掛一盞盞紅燈,在紅燈底部牽著細(xì)繩。
細(xì)繩下方系上一塊木牌,空白木板聚集來的才子們可以寫上自己準(zhǔn)備好的燈謎,讓其他人來猜一猜。
或者寫上自己的做的詩詞,相互欣賞評價。
在亭臺右側(cè)是一條長長的廊道,廊道靠著灰白的院墻,上面的裝飾和亭臺一般無二,三五成群的才子們聚在一起,正互相閑談。
“你們可知道嗎?聽聞這次詩會知府大人請來了賀老!”有人說道。
“賀老?哪位賀老?”
“就是在蘇州的賀鑄,賀方回,號稱慶湖遺老的賀老?。∥衣犅勝R老不附權(quán)貴,喜論天下事!”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賀老這首《青玉案橫塘路》是至今讓我回味無窮??!”
“我聽聞賀老樣貌奇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到時候不就知道了!”
“說的在理!”
“先不談賀老,諸位我這有一燈謎倒是有趣!”一人抬手握住那木牌,放眼打量了一下,輕聲說與身旁的人。
“哦?如何有趣?”立即有人好奇的問過來。
“他說謎在背面,可這背面空無一物!”此人說話的功夫給大家看向木牌的背面,背面沒有字,空空如也,這讓人著實好奇。
“這有何奇怪的,謎面無字,既是無言,這是迷途知返的迷!”
大家紛紛思索之時,有人上前看了一眼脫口而出。
眾人隨著聲音望去,互相也認(rèn)識。
“原來是潘兄!”
手機(jī)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