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唐朝好地主作者:木子藍色時間:2022-06-30 20:36:09
不托在鍋里翻騰著,老爹往鍋里加了點鹽,又往里加了點別的。
“那是豬油?”
“羊油?!崩系幻嬲f,一面挑了一小塊加入鍋中。
羊油自然就是羊的油,相比起豬油,羊油脂肪含量高,而且還會有股羊膻味。味道既不好,而且吃多了還容易肥胖,因此后世吃的人很少,一般也就是在油茶等極少數(shù)食品中才會添加。
“怎么不用麻油、茶油或者菜油?”張超問。后世時植物油才是大行其道。
“麻油精貴著咧,達官貴人家才吃的起?!?/p>
老爹細說下,張超才算明白,原來雖然植物油從漢代就開始有了,在南北朝時就有麻油、荏油、紅藍花子油等,但植物榨油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因此麻油等植物油價格極高,不是普通人家吃的起的。一般的人家,還是吃牛羊豬等動物油。
人若是餓了,再普通的食物也會成為人間美味。
以前張超也是個吃貨,最愛各種美食,南北各式菜系,甚至是各種風味小吃,只要有機會肯定會嘗嘗。
眼前這碗用小臉盆一樣大的木碗盛的不托,實在是簡單無比,就是碗面片湯,除了水就是一點粗鹽和一點羊油。
可張超挑了一筷子送到嘴里,卻覺得并沒有想象中的難吃,反而感覺還不錯。
老爹也盛了一大盆,一鍋面便正好沒了。
“門口吃。”
老爹捧著面盆走到門口,然后蹲下,大口大口的吃著。張超有樣學樣,也到門口蹲著吃。門口敞亮,關中人都愛蹲,甚至吃飯也喜歡蹲著吃,有凳子有時也情愿蹲在凳上而不是坐著,就算到了后世,鄉(xiāng)下地方還能發(fā)現(xiàn)不少關中人保持這個習慣。
關中人喜歡吃面食,這時的人又喜歡把面食稱為餅,湯餅蒸餅剪餅等。老爹雖然都五十出頭了,可飯量好的驚人,那個面盆張超估計起碼能裝五斤。
都說常干體力活的人飯量大,當兵的也飯量大。老爹是個老府兵,既是農(nóng)又是兵,平時吃的粗糧較多,也沒有那么多的菜可吃,副食少,兼之關中百姓也習慣一天吃早晚兩頓,因此本來每頓飯量就比較大。
張超只吃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感覺自己飽了。
看著剩下的大半碗面片和湯,張超實在吃不下了。
“多吃點咧,下一餐要到晚上咧?!崩系畔峦耄峭氩煌幸呀?jīng)連面片帶湯水全干光了。看著張超剩下的大半碗,說道。
“吃飽咧,吃不下咧?!?/p>
“真飽了?還是么菜吃不下?”
“我平時飯量也不大,真吃飽咧?!?/p>
張超說完,老爹直接把他的大碗端了過去,然后筷子拔拉著面條呼啦啦的吃起來??蠢系悦?,有時真是一種享受,大半碗面,他呼拉拉的一會功夫就給都撥進了嘴,然后端起大碗,大口大口喝湯,沒兩下,面片帶湯就又都干光了。
老爹一人吃了這么多面,打了個滿意的飽隔。
吃過飯,天還早。
老爹拿起一個褡褳掛到肩上,又把墻角的那桿鐵槍拿上。
“走咧,去軍府領錢糧?!?/p>
老爹的那支鐵槍,看著就非常威武。
“老爹,我來幫你扛槍?!睆埑郧耙蚕矚g這些刀槍劍戟,不過現(xiàn)實中沒機會接觸,只能在游戲里過過癮??吹嚼系@桿長槍,他便想好好見識下。
鐵槍入手,原本還想馬上耍兩個槍花的張超差點沒握住。
這槍好沉。
老爹似乎早有預料,一邊笑哈哈的看著張超措手不及的樣子。
“我這桿槍可不是普通的槍,而是鐵槍。槍長一丈四、桿長一丈三,桿粗三寸七分,以硬木制成。槍頭是扁棱形,長七寸,槍下系紅纓,桿尾有鐵鐏,長三寸。”
“這真是硬木制成?怎么這么重?”
張超看著手里的槍,槍桿明明是鐵啊。
“這槍重十五斤,比一般的木桿槍確實重上許多,但要是鐵桿,可不止十五斤重,四五十斤都有可能,一般人可耍不動。我這槍,是硬木桿上纏的鐵絲,這樣可以加強槍柄的堅韌度,比一般竹木槍柄要結實得多,又能保持槍柄彈性?!?/p>
十五斤,依然讓張超十分驚訝。據(jù)他所知,一般的白臘桿槍,也就是五斤左右。而這把鐵纏槍,卻有十五斤,雖不如那些四五十斤的鑌鐵槍,可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了的了,非得是那種膂力過人之人才行。
想不到老爹看著高瘦,卻能用這樣的鐵槍做武器。
老爹望著那支鐵槍,眼中帶著一絲復雜。
“老爹,這槍肯定來歷不凡吧,講講吧?!睆埑蹲降侥悄抗?,忙問。
“走咧,路上說?!?/p>
老爹頭前開路,張超扛著一丈多長十五斤重的鐵槍跟在后面。
“這鐵槍,還是當年榮國公賜下的。”
榮國公來護兒,江都人,隋朝名將,東漢名將來歙之后
來護兒是個相當傳奇的將軍,早年父母雙亡,由伯母撫養(yǎng),成年后單槍匹馬闖進仇人的婚宴現(xiàn)場,親手當眾手刃仇敵后揚長而去,后渡江投奔隋軍,屢立軍功,后來又數(shù)征遼東,為海路統(tǒng)帥,一度攻至高句麗都城城下。
后隨楊廣巡游江都,兵變遇害。
做為隋朝一代名將,來護兒的兵器就是一把鐵槍,一把真正的鐵槍。
“來公膂力驚人,手持鑌鐵長槍,重達四十五斤。持鐵槍征戰(zhàn)多年,難有敵手?!闭f到來護兒,老爹還充滿贊嘆。
當年他就是在來護兒麾下效力,多年追隨,轉戰(zhàn)南北。
因為來護兒膂力驚人又擅用鐵槍,因此來護兒就在軍中挑選那些高大健壯的士兵,充為自己的親衛(wèi)部曲,然后都給他們打制了十五斤重的鐵纏槍。
“我們只能用十五斤的鐵纏槍,但來公帳下卻有兩人能用三十六斤重的鑌鐵槍。一個是來公六子來六郎來整,另一個則是山東秦叔寶?!?/p>
“秦叔寶?”張超可能不清楚來六郎,但秦叔寶的大名豈會不知。
張老爹還以為張超不知道秦叔寶為何人,笑著向他解釋。
“山東秦叔寶是當今名將,前朝時曾追隨來公和山東張須陀、裴仁基麾下,后上瓦崗,又投王世充,最終棄王世充投大唐。前年隨秦王征劉武周,去年和今年又隨秦王征討王世充和竇建德,現(xiàn)勛加上柱國爵封翼國公,任秦王府右三統(tǒng)軍?!?/p>
說到秦叔寶,張老爹心中有些感嘆。當年秦叔寶投到來護兒手下時,他已經(jīng)是來護兒的親衛(wèi)鐵槍隊的隊正了。說來,秦叔寶還曾是他手下一小兵呢,只是秦叔寶人聰明武藝好,很快就表現(xiàn)出過人之處,得到了來公賞識。
后來秦瓊因母喪回鄉(xiāng),來護兒甚至還派他帶禮去吊唁。此后秦瓊轉到了隋末第一猛將張須陀麾下,屢立戰(zhàn)功。那以后,老爹與秦瓊就沒多少聯(lián)系了。再見秦瓊時,是江都兵變宇文化及弒君后,來護兒被殺,他后來跟隨宇文化及北返,被瓦崗李密擊敗后上了瓦崗才再見到了當時已經(jīng)為瓦崗李密的帳內(nèi)驃騎將軍,而那時,老爹卻反而成了一個小伙頭。
江都兵變時,老爹本來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步兵校尉。隋制,十人一伙,五十人一隊,百人一旅,二百人一團。伙設伙長,隊設隊正,旅設旅帥,團設校尉。再往上就是鷹擊郎將,鷹揚郎將等將軍了。
江都兵變,來護兒因忠于楊廣而被殺,老爹也差點沒命,他的一只左眼正是在那一次瞎的。命大沒死的老爹被宇文化及裹挾著北上,但卻被降為了大頭兵。
等他上了瓦崗,再見秦瓊時,秦瓊已經(jīng)是李密的帳內(nèi)驃騎將軍,而老爹這個秦瓊早年的上司,卻是個瞎了只眼渾身是傷的伙夫。
秦瓊把老爹調(diào)到了自己的麾下,想讓他做自己的麾下校尉。不過被老爹拒絕了,那時的老爹瞎了只眼,身上還有傷,心情低落,連鐵槍都耍不起來。他就在秦瓊麾下做了個普通的部曲親衛(wèi)。
再往后,秦瓊等不少瓦崗舊部棄王世充投李唐,老爹也跟著過去了。到了李唐后,老爹本來想要就此解甲歸田,不想再征戰(zhàn)了。
可天下未定,戰(zhàn)亂未平,那時李唐也僅據(jù)有關中河東兩地。不久,李唐起家之地河東還被劉武周奪取,李唐上下都無比重視,皇帝李淵下令,從整個關中征調(diào)老兵和青壯,全力爭奪河東。
本已解甲的老爹不得不又扛起了自己的鐵槍受召,再次加入軍伍,老爹并沒有報出秦瓊的名字,獨眼的老爹因有多年軍伍經(jīng)驗,最后成了伙長。
河東征劉武周,中原討伐王世充、竇建德,轉眼又打了三年仗。
張超真的很驚訝,他想不到天下聞名的門神秦叔寶,居然還曾是老爹的手下小兵。
“你要是找秦將軍,他肯定會照顧你的吧?”
“叔寶有仁有義,但我這老不死的不想麻煩他?!崩系芷降幕氐?。
老爹真是一個傳奇的男人,曾為隋朝平定過江南之亂,為大隋三征過高句麗,跟過來護兒,宇文化及,李密,王世充等名將梟雄。
戎馬一生,曾經(jīng)也做過步兵校尉,而現(xiàn)在,卻僅僅是大唐關中的一個普通的衛(wèi)府伙長??粗@個高大銷瘦的男子,真想不到他的這一生如此坎坷。
張超他們?nèi)サ能姼?,離張家溝很近。
大唐以河東起家,卻以關中為本。以府兵為軍隊基礎的大唐衛(wèi)府軍,基本上集中在關中地區(qū)。
分關中為十二道,道下設軍,軍下設府。
大府一千二,中府一千,下府八百人。
不大的關中平原,遍布著數(shù)百個軍府。
一個灞上白鹿原,就駐著數(shù)個府。灞上這片臺原是大唐都城長安南面戶,尤其是其居高臨下的地理優(yōu)勢,使得這片地方在軍事上極為重要。灞上東可聯(lián)潼關,南通藍田關出武關。
灞上的寧民縣內(nèi),幾乎是一鄉(xiāng)一軍府。
老爹所在的府,就在離張家溝五里的白鹿鄉(xiāng)上。
一個八百人的車騎府,車騎府由車騎將軍統(tǒng)領。不過車騎府隸屬大唐的十六衛(wèi)府,車騎府的調(diào)遣和征發(fā)權在皇帝,沒有皇帝和兵部的軍令和虎符,調(diào)過超過十個府兵出車騎府防區(qū),就算叛亂。
平時,這個八百人的白鹿車騎府,一年得分五批番上入京宿衛(wèi),每批一百六十人。衛(wèi)府剩下的六百四十人,則還要分為四班在車騎府訓練鎮(zhèn)守,每班也是一百六十人。
遇戰(zhàn)事,朝廷征召,各府按命令出兵。由朝廷選派將領統(tǒng)兵,戰(zhàn)事畢,將歸朝,兵還府。這也是一種兵將分離的制度,衛(wèi)府的車騎驃騎將軍們只管理衛(wèi)府平時的事務,但不能調(diào)兵統(tǒng)兵,各府的士兵受召出戰(zhàn),各地征召的府兵也是要重新編制的。
張超聽著,倒覺得這個車騎驃騎府有點類似于后世的武裝部了,驃騎將軍也就是個武裝部長,管民兵的,真正打仗輪不到他們,他們也就是負責負責下日常管理和訓練了。大唐的府兵,可不就是民兵嗎。
寧民縣白鹿鄉(xiāng)駐扎的這個車騎府,滿編八百府兵。府兵基本上都是周邊點選的青壯,也有部份是老爹這樣的老兵分到這里,然后給他們在周邊安家授田。
這樣的做法,保證了衛(wèi)府的低管理成本,以及迅速的征召能力。
大唐如今的行政區(qū)劃,就是州縣制。李唐開國,改隋煬帝的郡縣制為州縣制。州縣就是大唐行政的根本,在縣以下,則又還設有鄉(xiāng)和里。
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
整個灞上也就是后世的白鹿原兩片塬地,如今為寧民縣。寧民縣又分為十余鄉(xiāng),張家溝就隸屬于白鹿鄉(xiāng)張家里。
白鹿車騎府就在白鹿鄉(xiāng)所在的白鹿村,這是鄉(xiāng)治所在,又有軍府駐扎,因此這里便成了附近的中心,還有一個簡易的集市。
百米長的街道,兩邊是民居,今天不是趕集的日子,因此土路街道上顯得十分的冷清。只有三五家鋪子開著門,可卻門前冷落。
軍營就在街尾,簡易的就跟是個鄉(xiāng)下小學校似的。
大清早的,也聽不到什么操練之聲,營門前,黃土壘的營墻跟,兩個渾身臟兮兮的漢子正籠著袖子蹲在那曬著早上的太陽,木桿長槍則歪歪的靠在懷里。
看著這兩貨,張超不由的心里嘀咕,這不會就是將統(tǒng)一中原,且在未來百年縱橫天下無敵手的大唐帝國衛(wèi)府府兵吧?
這,也太搓了點啊。
手機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