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說好的支教,你打造日不落帝國作者:落寞的花生時間:2023-03-24 16:30:03
次日午后。
秦宇走出房門,再一次見到了昨天的‘黃村長’。
黃村長今天一臉樂呵呵的,好像心情非常不錯。
“秦先生,今天身體好些了嗎?”見面朱元璋就問道。
“感覺比昨天好太多了?!鼻赜畹?,“再過一兩天,應(yīng)該可以隨便活動了?!?/p>
說完還舒展了一下胳膊雙腿。
“這樣最好?!敝煸暗?,“你不是要留下來支教嗎,咱現(xiàn)在就帶你到村里走走?”
“行啊?!鼻赜畹?。
雖然他現(xiàn)在還不敢進(jìn)行劇烈運動,但四處走走散散步是完全沒問題的。
二人很快就離開了半山腰,先是走了一段極其陡峭的山路,朱元璋還時不時的攙扶他一下。
之后再穿過一片茂密樹林,來到一處開闊的山梁。
站上山梁上,秦宇已經(jīng)能夠清晰的看見下方的民房。
“我們陸家村實在是太窮苦了?!?/p>
朱元璋指了指前方一片莊稼地,道,“你看村民們都已經(jīng)把莊稼種到了如此高的山梁上,上下山一趟都要好幾個時辰?!?/p>
“嗯?!鼻赜铧c點頭,莊稼地位置越高地方就越貧窮。
“然而即便村民們?nèi)绱诵羷冢耘f沒有多少收成,村里的一畝地最多打三斗糧食?!敝煸暗?。
斗?
這個村子還在用斗作為計量單位?
秦宇一陣的無語,腦子飛快盤算起來:一畝地是六百六平方,一斗大約是13斤。
六百多個平方耕地就只能打四十多斤糧食???
這已經(jīng)連低產(chǎn)都算不上了,只能算是……沒有產(chǎn)量。
在山外邊隨便種一塊幾十平方的莊稼地,都比村里一畝地的收成要多。
糧食產(chǎn)量低,土壤是最大原因。
仔細(xì)向莊稼地看去,只見那片莊稼地里種的是高粱。
地里大多數(shù)都是枯死發(fā)黃的焉苗已經(jīng)可以拾掇回去當(dāng)柴燒了,雜草倒是長的青蔥翠綠比莊稼本身都要高。
少數(shù)幾棵長勢旺盛的高粱葉子上面,隨處可見被害蟲鳥雀啃啄的痕跡。
地中間豎著的稻草人,好像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莊稼地周圍是一片茂密樹林,地上還有不少野獸留下的腳印。
土地極其貧瘠不適合耕種,沒有除草手段,再加上天旱少雨水灌溉害蟲雀鳥野獸的糟蹋……
一畝地能收獲四十多斤糧食,已經(jīng)算是樂觀估計了。
“黃村長,你們村的主要莊稼就是高粱嗎?”秦宇問道。
“九成九是的?!敝煸暗?,“只有在村民家附近的菜地里,才種了一些常見蔬菜。
高粱喜溫,喜光,有一定耐旱性,種在雨水少的山地最合適不過了?!?/p>
他是農(nóng)民出生,對各種莊稼的特性非常熟悉。
陸家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吃飽飯的問題。
“黃大叔,你們村每年的人均口糧是多少?”秦宇問道。
“村里的高粱每年只能種植一季?!敝煸暗?,“而一畝地只能打三斗糧食,因此村民每年的平均口糧,不足三十斤?!?/p>
不足三十斤???
如果換算成錢的話,那么他們的年均收入不足一百塊!
秦宇被這個可怕的數(shù)字給震撼到了。
在山外面,乞丐一天乞討的收入都比他們一年的收入多,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活下去的。
一個念頭突然涌入他的腦海,讓他的心情變得無比沉重:陸家村,很可能已經(jīng)餓死過人!
“雖然村民每年的口糧已經(jīng)很少了,但他們還不得不拿出一些來到附近的集市上換大米,人總不能老是吃高粱面過日子,因此大米在我們陸家村都是稀罕物。
為了補(bǔ)貼家用村民們在農(nóng)閑的時候也會上山打獵,砍柴。平時吃飯也是一小撮高粱面里混一大半野菜?!?/p>
“陸家村真的是太窮了!”
“村民們都過的很苦!”
秦宇忍不住再次感嘆。
突然秦宇眼睛一亮:既然陸家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吃不飽飯的問題。
為何不讓他們暫時種植土豆解決一下燃眉之急?
土豆這東西雖然并不好吃,但勝在產(chǎn)量高,一小塊地就讓讓一個家庭填飽肚子。
只有在大家都不餓的時候,才會考慮后續(xù)的致富問題。
想致富先修路,秦宇心中已經(jīng)做好了規(guī)劃。
等村民們都衣食無憂之后,就和村長一起領(lǐng)著村民修一條通往外面的公路。
種植滿山的經(jīng)濟(jì)作物,最后帶領(lǐng)村民們走上致富的道路。
一名教師到貧困山村支教,光是教會孩子們一些書本知識顯然不是全部。
其最大的意義,還是給村里帶去文明和科學(xué)的理念。
“秦先生,對陸家村的現(xiàn)狀,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朱元璋問道,有點考驗他的味道在里面。
“看到村民們都吃不飽飯,咱也是心痛啊!”
這個黃村長看來還是有點責(zé)任心的,看到村民吃不飽會心痛,秦宇看了他一眼,心中說道。
其實陸家村的地理條件土壤條件,是很難有辦法改變貧窮現(xiàn)狀的。
不然也不會兩千年了,歷朝歷代都沒有任何地方官吏能解決。
這點,朱元璋是心知肚明。
他現(xiàn)在就是在等,等秦宇有沒有什么逆天之法,做到幾千年別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讓村民們吃飽飯倒不是什么難事。”只聽秦宇皺眉道,“但是想讓他們富裕起來,就有些難了?!?/p>
畢竟,如此高的山,想要修一條路通往外界實在是一項大工程。
轉(zhuǎn)頭看了一下前方的大山,其修路的難度,恐怕不亞于修紅旗渠。
修不了路,就沒法致富。
吃飽飯不是什么難事?
難的是讓他們致富!?
朱元璋聞言傻眼了。
自己覺得難如登天的讓村民吃飽飯的問題,在秦宇看來如同翻翻手掌一樣簡單。
他的關(guān)注點,是更加長遠(yuǎn)的讓村民致富?。?!
汗顏啦汗顏!讓陸家村的村民致富,他連想都不敢想。
世上一些事情不怕難以實現(xiàn),就怕連夢想都不敢有。
“敢問秦先生,如何才能讓村民吃飽飯?”
朱元璋低下姿態(tài),向秦宇請教道,“至于讓村子致富的問題,咱看還是留著以后再說吧。”
“這件事情極其簡單?!鼻赜畹?,“不過我要先在陸清淺家做一下試驗,畢竟沒有看到實際成效,其他村民是不會冒然改種另外一種農(nóng)作物的。
偏僻山村的村民,在思想上普遍保守?!?/p>
記得在上次那個村,他和村長動員了好久才讓村民們種上了中藥材。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是一個都不愿意改變以前的種植習(xí)慣,畢竟是祖輩留下來的。
更害怕種植失敗,連以前那點收成都沒有了。
“陸清淺家?”朱元璋道,“就是陸大壯家的女兒?之前就是他家在照顧受傷期間的你,每天也是那個小丫頭在給你送飯換藥?!?/p>
“就是他家?!鼻赜畹馈?/p>
“行,咱回去就告訴大壯讓他配合你。”朱元璋道,“秦先生,你的意思是,只要村民改種了其他農(nóng)作物,就能填飽肚子?”
“是的?!鼻赜畹溃安贿^那東西還在我的旅行包里現(xiàn)在沒帶在身上,否則就拿出來給你看了。
大概三四個月也就是一季度時間吧,我就能讓陸大壯家不餓肚子。
其他村民如果看到陸大壯家收成好就會紛紛效仿,到時候我們就能大力推廣了。”
他覺得這件事情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極其平常普通。
土豆嘛,外面一兩塊錢一斤遍地都是,因此并沒有給‘黃村長’細(xì)說。
然而朱元璋心中卻有些不敢相信,以他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了解,還想不出這世上有什么其他農(nóng)作物,生長周期是一個季度而且還有那么高的產(chǎn)量。
不過既然秦宇想試試,那就讓他試試。
手機(jī)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