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小說閱讀網(wǎng)
當前位置:首頁>歷史>龍鳳大唐小說最新章節(jié)(側帽如愿 )全文免費閱讀

第十二 人生若只初見時

小說:龍鳳大唐作者:側帽如愿 時間:2020-12-17 17:59:53

  七月十五盂蘭盆會

  自梁武帝尊佛以來,佛教的這個重要的宗教節(jié)日便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

  南北朝來釋道儒三種學術思想激烈交鋒,而佛教勢力發(fā)展到了它的黃金時期,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啊,更何況北朝。

  因為佛寺擴建和信徒的增加,對于國家稅賦、統(tǒng)治基礎都有巨大的影響,所以為了平息三種思潮的恩怨,李淵曾經(jīng)召開了著名的“金蓋亭辯”,請了三種思想的代表進行辯論。唐朝的和尚大多是嘴皮子非常利索的(印度人口才都比較好,他們的歷史主要是以口頭傳唱為主,而不是文字記載,所以佛教傳道也大多是口授和辯論),耍筆桿子的儒生和整天煉丹的道士肯定不是他們的對手。要知道佛教的“因明學”可是引進了古希臘的邏輯學原理,而中國土產的兩種思想邏輯關系就不是那么嚴密,儒家還好一點,也是從口水戰(zhàn)里生存出來的,道家則很弱勢,本身就是個大雜燴。佛教當然贏了比賽,但是皇帝很清楚,要把天下治理好可不是多念幾卷經(jīng)文就可以的,治理國家離不開儒生,而為了標榜自己的政權也需要把李耳的門徒籠絡住。所以也沒表態(tài)怎么樣。

  李唐官方一直是尊崇道教,不過在民間佛教的勢力則相當強大。

  所以中元節(jié)這個很賦予佛教色彩的節(jié)日也成為了大唐全國性的節(jié)日。

  在八水繞長安的首都,每條河里都放滿了各種造型各種色彩的河燈,男男女女在長安的市坊間來往穿梭。

  崇仁坊離西市不原,往來的胡商人和全國各地的商人在這里做生意。

  這個時候的長安那可真算是國際性的大都市,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夜市。

  “來看啦,來買啦,波斯地毯、壁流離,西域大石榴…..”那些粟特商人用還有點生澀的話說道。

  “來看了勒!”突厥商人高聲叫道。

  還有金發(fā)碧眼的胡姬大跳肚皮舞來招攬顧客。這個場景讓我恍若回到了21世紀的王府井,只是衣服、發(fā)形不同,還有沒有了眩目的霓虹燈罷了。

  這唐朝的商業(yè)街頭秀一點不比一千多年后的遜色。

  人太多了,雖然這個時候遠沒有開元年間的五六百萬人的規(guī)模,但是一百萬人也是有的。這在東亞甚至整個世界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也只有在歐洲的“永恒之城”君士坦丁堡才能和長安一比高下,而巴黎這個時候不過是一個塞納河邊的小漁忖,倫敦也不過是一個滿街都是羊糞的小鎮(zhèn)。

  “好熱鬧??!”李嘉星現(xiàn)在漢語已經(jīng)說得很流利了,望著窗外興奮地叫道。她雖說是我的使女,但是我也不會真把她就當下人來使喚,畢竟人家的老爹郎.沙錯扎是吐蕃的茹本(諸侯),棄宗弄贊的親娘舅,還掌管著吐蕃的財政大權。

  “比邏些如何?”我試探她。

  她好象并不在意隨口就說:“比邏些好得多,邏些到堪察如倫節(jié)(贊普的生日又稱天王誕,本人藏語嚴重的不行,搞不清楚那個具體意思只好自己胡扯)才有很多人,而且還沒這里多?!?

  小星星(我私下這么稱她)雖說是出身貴族,但是卻好象沒什么政治斗爭的經(jīng)驗,人也淳樸得有些讓人受不了。不過顯然在家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小姐脾氣也夠大,動不動就掄鞭子打人。從她嘴巴里我了解了不少的情況,她這個女兒好象真是正妻所生,說明人家吐蕃人還真的比較純樸弄來的是真公主,不像我老爹弄個“水貨”,不過也談不上欺騙,歷代都是以宗室女出嫁,以親女出嫁的非常少。一來是不舍得,二來恐怕年紀也不一定合適。

  李嘉臣經(jīng)常來看她,但是她卻非常吊的樣子根本把人家當個下人看待。后來我才知道,吐蕃和現(xiàn)在唐朝一樣,最看重的不是才華,而是血統(tǒng),噶氏本是皇家的奴仆,后來因為戰(zhàn)功才進入了論族,根本不是最古老的貴族。而朗氏乃是和贊普世代通婚的上族,雖然是“尚”族,卻是名門中的名門。

  我從七叔(李元昌)那里借了個人,也是吐蕃使女叫折露,讓她來陪這個小星星,姐妹兩個正談得歡實。

  “你們且去,我和他們步行。”我可受不了六千只鴨子(俗語云:一女當三千鴨子也)的叫喚,還是操吐蕃語的。

  微行的感覺真是好,想想《史記》中記載漢武帝常微行從騎數(shù)百,那陣勢倒也是要些氣魄的。我雖然瀟灑了可苦了三個家奴和幾個侍衛(wèi),這個時候又不好打罵,只得盡力在人群里排搡。

  “郎君,買個河燈吧,許個心愿,河神有靈來年會保佑你的。”一個小姑娘舉著扎制的布燈擁了過來,蔣仙奴一把把她拉住,有了那次刺客事件,他們幾個人像膏藥一樣貼得我跟緊了。

  “買一個吧,”我也應應景。

  到河邊,好家伙,好象全長安的人都來了,這個地區(qū)是高檔住宅區(qū),附近都是些貴人。那些吃飽了的貴婦人自然是最迷信的了,希望自己的聲音被神明知道。因為根據(jù)浮屠的傳說,地府不僅是掌管亡魂,還記錄了人的善惡貧富。

  與窮人企求三餐溫飽不同,貴婦人的內容自然更是精彩。

  那個一臉白粉,粉都快往下掉的老太太叨念著:“冥君,保佑我,保佑我的郎君不要在外面拈花惹草,讓那些狐媚子死得干凈?!?

  又一體態(tài)已經(jīng)顯得臃腫的中年貴婦人叨念:“原神明賜予我王崔氏一男,只求一男,菩薩保佑,神明保佑??!”

  我在眾位家奴的努力下好不容易才找了個位子,用燧石點著那河燈,我也許愿:“愿國家太平,愿父母安康!”很鄭重地把河燈輕輕放到河里,看著它飄了下去。

  “母親,姐姐快來!”我正抬頭,看到對面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穿著荷花裙上身是紅色小襦衫擠了進來。

  “二娘,慢一點?!币粋€中年婦人過了來,嗔怪道。

  那小女孩也是個圓臉,眼睛非常大而且明亮,整個一個青春版的關之琳嘛,梳著三丫髻,耳朵上吊著點金墜。

  她是那么的特別,與我看到的眾多的這個年紀的女孩都不同,不知道我什么我好象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張臉。

  “二娘,你又鬧騰個甚,小心嫁不出去呢!”一個梳著挽髻的少婦提著籃子湊了過來,話剛出嘴,她就連吐幾口:“呸,呸,呸,神靈莫怪,莫怪!”

  “那些紈绔子弟,俗不可賴!”少女哼道,偏她生氣的時候也別有那風情。

  “你這孩子!”中年婦人怪道,“要是你爹爹在,你挑個好的我也不說什么?,F(xiàn)在你爹爹走了,你那幾個哥哥又把咱逐出門來,你還挑個什么來。”

  少女冷笑道:“那個稀罕呆在家里啊。我一定要嫁給天下最有權勢的男人,到時候他們巴結我還來不及呢?!?

  “哼,就你??!”少婦搖頭,“難不成要嫁給大唐天子不成?”

  少女說道:“你怎么知道我就不能進天子家?!?

  “胡說!”中年婦女說道,“天子娶媳豈會看上我們這等寒門小戶子女。莫發(fā)風魔,好好過來。老爺啊,你可要保佑您的這幾個女兒啊?!?

  那少女撅著嘴巴,朝我這邊看來,她的目光和我對視一下,好象也在搜索什么,一時間也癡了。

  “看個什么?”那少婦順著目光一看,不禁偷笑,唐朝風氣開放,并不以次為忤。

  “呔!”那位中年婦女可是護犢子心切,潑了一鞠水過來:“兀那殺才,癩頭狗要叼砧子上的肉——恁地妄想。我家世品高門女子也是你這等潑撒撩撥的?”說完要過來和我算帳。

  我這個時候穿的是白布衣,正是商人子弟的打扮,唐時商人雖富有卻地位低下。居然被地位卑微的子弟調戲,正觸怒中年婦人心中的痛處,所以勃然大怒。

  我連忙跑開了,出來走動不要惹事為好,否則皇帝知道了就大大不妙了。

  只是那少女的眼神實在難以忘懷,難道我春心萌發(fā)了。

  坐在車上,我被小星星的吵鬧給拉回了現(xiàn)實,看到這些人都看著我,很是奇怪:“難道我臉上有花???”

  “殿下好象鬧春了!”小星星不愧為只直接最爽快的,包裹用詞不當。

  我當時為之氣結:“拿我當貓啊,你?”隨之無奈地笑了。

  大家都熟悉我的脾氣,我最喜歡開玩笑搞惡作劇,不過氣量最好,大家也笑了起來。

  只剩下小星星不知所以。

  折露已經(jīng)十七、八,看她那身材,李元昌也沒因為她是吐蕃人而放過她,估計她早熟悉男女之事了,于是悄悄在小星星耳朵邊說了幾句。

  “哎呀!”小星星捂著臉,“該死的著馬桌,看我回去不用鞭子打爛她的臉?!边@個著馬桌是府里的使女賀奴,比較活潑或者說比較開放那種“大眾新娘”,數(shù)她性子活,和活潑的小星星最談得來。大概那什么是她教的就是了。

  剛回到府里,李友三過來說道:“殿下收拾一下,進宮啦?!?

  “不是拜見過了嗎?”我問道。

  “太子今年專門請了為大和尚為皇后乞福,各家王爺都去了。我一得到消息馬上就回來了,可是……….”

  “把我的公服拿出里,邊走邊換!”媽媽的,這個死瘸子搞什么搞,這么大事情事先都不支個聲。不孝,那對親王來說可是個不大不小的罪過。要是得寵,不過一笑了之,要是倒霉,就被人拿出來逼你自絕于人民。這類事不絕于史!

  “走,去東宮!”

  ——————————————————————————————————————————————————

  今天是父親節(jié),向天下所有父親致以真誠的問候!好久沒給父親打電話了,真有點愧疚啊。

  

  

手機上閱讀

點擊或掃描下載